专业名称: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
专业代码:080202
培养目标
该专业旨在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责任心、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强,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本知识与专业能力,能在机械工程、汽车工程及相关领域内,从事科学研究、工程设计、产品设计、制造开发、运行管理及经营等方面工作,具有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复合性技术人才。
专业特色
该专业在宽厚的自然科学、技术科学和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,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,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,体现“以机为主,机、电、液及信息技术相结合”的特色。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知识,微电子技术、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、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,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,较好的综合工程素质;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、制造工艺及设备的设计能力和生产组织管理能力;具备机电液(气)元件及系统的设计、分析、调试及解决工程领域中的自动化问题的能力。
主要课程
工程制图、理论力学、材料力学、电工电子学、机械原理、机械设计、控制工程基础、工程材料、成型技术、机械制造技术、机械系统设计、机械装备设计、数控技术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、工程技术实验等。
毕业生就业去向
毕业生可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、制造、科研开发、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;也可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究及其系统的开发工作,以及新材料及工艺的研究生产开发;亦可从事机械及相关行业的技术服务工作。
基本学制:四年
授予学位:工学学士
方向一:
设计制造方向
培养目标:
本方向着力培养具有系统而扎实的机械工程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,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,尤其是综合性机械系统的设计制造能力,能从事机械领域设计制造、科技研究、技术开发、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。
方向二:
机电控制方向
培养目标:
本方向着力培养具有系统而扎实的机械工程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,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,尤其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开发能力,能从事机械装备自动化、科技研究、技术开发、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。
毕业生适合在厂矿企业、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从事自动化机械装备开发、科技研究、技术开发、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。
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, 具有机电新产品开发 机械零件
与管理企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及潜能,也具有适应科研、教育、经贸及行政管理等部门工作或继续深造的素质和能力,能在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、科技开发、应用研究、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。
知识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:
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、较好的人文、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、文字的表达能力;
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,主要包括力学、机械学、电工与电子技术、机械工程材料、机械设计工程学、机械制造基础、自动化基础、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。
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、计算、实验、测试、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;
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内所必要的专业知识,了解其科学前沿发展趋势;
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、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;
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。
方向一:
设计制造方向
主要课程:
工程图学、工程力学、机械设计基础、电工电子技术、液压与气压传动、机械装备设计、机械制造工艺、数控技术、塑料模具设计、CAD/CAM等。
方向二:
机电控制方向
主要课程:
工程图学、工程力学、机械设计基础、电工电子技术、液压与气压传动、机电传动控制、机械制造技术、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、CAD/CAM等。
就业方向(1) 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工作;
(2) 从事机械、电气、液压、气压等控制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;
(3) 从事工艺工装的设计、制造工作;
(4) 从事数控机床、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设备的编程及操作工作;
(5) 从事机械CAD/CAM技术的应用工作;
(6) 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现场技术管理工作;
(7) 从事机电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工作。
(8) 在高等学校、科研机构和国家机关从事教学、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
(9) 从事机械模具设计生产及制造相关工作。
就业方向(1) 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工作;
(2) 从事机械、电气、液压、气压等控制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;
(3) 从事工艺工装的设计、制造工作;
(4) 从事数控机床、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设备的编程及操作工作;
(5) 从事机械CAD/CAM技术的应用工作;
(6) 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现场技术管理工作;
(7) 从事机电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工作。
(8) 在高等学校、科研机构和国家机关从事教学、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
(9) 从事机械模具设计生产及制造相关工作。